- 029-86354885
- 18392009562
化学特性
DSPE-SS-PEG-TPP 是一种典型的功能化磷脂衍生物,由 DSPE(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)、可裂解二硫键(SS)、聚乙二醇(PEG)以及三苯基膦(TPP)基团构成。我们提供这个产品,仅供科研,如有需要,欢迎咨询!
DSPE 作为磷脂骨架,具备良好的膜结合能力,可插入脂质双层中形成稳定结构;PEG 链提供亲水性与长循环特性,同时在血液中起到“隐形”作用;SS 二硫键作为还原敏感的连接臂,在高谷胱甘肽(GSH)浓度环境中断裂,实现药物或功能基团的可控释放;TPP 是带正电的脂溶性阳离子,能够依靠线粒体膜电位差而主动富集于线粒体内,从而实现高效靶向。
主要性质
两亲性结构:可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子或脂质体,封装疏水/亲水药物。
还原敏感性:SS 键在细胞内高 GSH 环境下断裂,触发 PEG 脱落或药物释放。
线粒体靶向性:TPP 基团依靠膜电位驱动,实现高效线粒体定位。
生物相容性:PEG 与磷脂基团的结合提升了整体的血液稳定性和低免疫原性。
功能与应用
线粒体定向药物递送:许多抗癌药、ROS 调控剂或能量代谢相关分子需要作用于线粒体。DSPE-SS-PEG-TPP 可高效将载荷递送至线粒体内部,增强药效。
癌症治疗:利用肿瘤细胞内高 GSH 和线粒体膜电位特点,实现双重特异性靶向,减少正常细胞损伤。
线粒体成像:可通过偶联荧光探针,实现对线粒体定位和功能状态的可视化研究。
联合治疗平台:可与光动力剂、化疗药物、免疫佐剂结合,实现多模式线粒体靶向治疗。
总结
DSPE-SS-PEG-TPP 集成了还原敏感释放机制与线粒体靶向特性,是智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重要材料。在抗癌、线粒体相关疾病研究及影像诊断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
【基本信息】:
包装:瓶装,采用高密封防潮材质,确保产品稳定性
产地:中国·西安
用途:科研实验使用
产品性质:高纯度(≥95%)
储藏条件:建议冷藏保存
规格可选:50mg、100mg、250mg、500mg(可按需定制包装)
使用建议:开封后尽快使用,避免反复冻融;使用前请充分溶解并混匀
温馨提示:本产品仅供科研使用,不可用于人体或动物临床实验!
【关于我们】:
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营产品包括:合成磷脂、高分子聚乙二醇衍生物、嵌段共聚物、磁性纳米颗粒、纳米金及纳米金棒、近红外荧光染料、活性荧光染料、荧光标记物、蛋白交联剂、小分子PEG衍生物、点击化学产品、树枝状聚合物、环糊精衍生物、大环配体类、荧光量子点等。
公司可定制多种纳米载体,包括:pH敏感纳米载体、热响应纳米载体、超声响应纳米载体、光敏感纳米载体、光声成像纳米载体、核磁成像纳米载体、固体脂质纳米颗粒、聚合物纳米粒、脂质多聚复合纳米粒、ROS响应纳米粒、介孔纳米载体等。
【相关产品】:
氧化铈CeO2纳米微球30nm,葡聚糖包覆的CeO2纳米颗粒,Pd-CeO2纳米复合材料,硫辛酸(LA)和聚乙二醇(PEG)修饰的 CeO2 纳米粒子(LA-PEG-CeNPs)
野黄芩苷-鸡卵清白蛋白偶联物
叶酸花青染料 7 标记物
叶酸聚赖氨酸 Cy5.5 标记物
叶酸聚赖氨酸 Cy7 标记物
叶酸聚赖氨酸Cy7标记物,FA-PLL-Cy7
叶酸-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
叶酸-牛血清白蛋白 Cy7 标记物
水溶Cy7-DBCO,Sulfo-Cyanine7 DBCO,DBCO衍生物
叶酸-牛血清白蛋白Cy5.5标记物,Folic Acid-BSA-Cy5.5 Conjugate
序号 | 新闻标题 | 浏览次数 | 作者 | 发布时间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DOPC Liposome包载CY5脂质体包载CY菁染料定制 | 985 | 瑞禧生物 | 2022-10-31 |
2 | 水溶性PEG连接剂Azido-PEG6-acid;N3-PEG6-COOH用于生物偶联 | 813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3 | 可降解6 个单元 PEG 的 ADC linker之Azido-PEG6-NHS ester瑞禧生物 | 885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4 | 瑞禧生物Azido-PEG7-amine;N3-PEG7-NH2叠氮PEG7氨基 | 782 | 瑞禧生物 | 2023-01-03 |
5 | 瑞禧ROS响应性定制: DSPE-TK-PEO ;DBCO-SS-COOH/MAL科研 | 1152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
6 | 2022瑞禧 生物素化响应性Biotin-PEG-SS-DBCO/Biotin-SS-Sulfo-NHS | 814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
7 | 2022瑞禧 可选分子量 PCL-TK-PEI-DOX/FA 聚已内酯响应性 | 933 | 瑞禧生物 | 2022-12-08 |